在「活水飛輪」設計過程中,一群由米蘭及噪咖組成的年輕創意團隊,已在基金會內部激盪出陣陣火花;所以在「活水飛輪」完工使用之後,民眾好評不斷!可是大家都沒想到,這個許多董事監察人公認是一項「全台灣最成功的創意裝置」,所以,完工時大家便預估一定能得個景觀設計獎,但大家萬萬沒想到,在短短幾年之內,「活水飛輪」竟然榮獲30個國際景觀設計、創意及行銷大獎;甚至還獲文化部頒贈公共藝術大獎一座;換言之,這是一個天天可以讓民眾踩著使用的公共藝術獎座!

遇雨周邊便積水的1號老舊公廁

        2020年春天,公園處靠近西南區的1號公廁,是公園內最早蓋好的公廁,可是一直有民眾反映廁所老舊、陰暗,設施常損壞,每遇大雨,周遭淹水,泥濘不堪;是故,公園處詢問基金會是否能出資協助改建?其實這個地方,早在「大灣草圳」規劃之初,就有打算重建,而且早已設計好蜿蜒的水路圳道從旁邊經過;所以在我接任執行長後,得知公園處希望基金會協助重建時,便和柳副、潘一如設計師一起現勘,也把過去「大灣草圳」的設計圖翻出來一起構思;在多次討論後,決定打掉重建,也考慮如何營造光、影及香花植物、水域,以建構現代化智慧型生態廁所;也就是說我們決定在這裏營造出有活水、有原生蜜源植物、有香花及牆面上有生態影片、有氣象資訊的公共場域,而這也就是「生態廁所」的建構理念。



兼具生態、香花及氣象資訊的廁所


雨後1號公廁後方灌叢積水嚴重

 
        另外,我給潘設計師的難題是只修剪現有灌叢,不移植周圍大樹、不砍樹為原則;因為在公園內大興土木,總會引起所謂「正義人士」的批判,尤其歷經「大灣草圳」擬施作時所引發的爭議,我們不得不更加小心;加上南區里長也一再要求公園建設不能重北輕南,所以在擬「生態廁所」規劃之前,我們邀約了南區的里長朋友們一起到現場現勘,同時交換重建的意見;最後潘設計師再匯集大家的想法開始構思。最後提出計劃書和設計圖,向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申請,都同意之後,又舉辦公聽會,全都通過了之後,我們才開始走工程程序。

        現有的一號廁所的確十分老舊、陰暗,動線也不好,蚊蟲又多,潘設計師最後依照大家的意見,決定在不移大樹,只修灌叢和數棵小樹,並打開周邊區塊,做好排水系統,以銜接步道;同時在生態池邊埋設雨撲滿,在水池內營造台灣原生水生植物,並在週邊栽種各種能吸引蝴蝶的台灣香花植物,讓大家上廁所時能聞到花香,也能從廁所往外看見香花和蝴蝶互動。同時利用透光的斜屋頂栽種攀緣性的原生種藤花,把傳統的廁所塑造成生態意象的花園。

        還有,潘設計師並在廁所各個所能利用到的牆面,貼上電子紙,播放公園內花、魚、蟲、鳥的影片,也準備把林博雄教授多年來在公園內研發的氣象資訊成果,展現在適合的牆面上,讓大家一走近建築物旁,就知道公園當時的氣溫、濕度、雨量……,甚至獲知pm2.5的資料。所以,生態廁所是一個結合生態、美學和氣象資訊的智慧型現代化廁所。
施工中的生態廁所

        然而2023年一、二月,在拆掉舊廁所之後,發現周遭數棵榕樹感染褐根病,為了跑鑑定、移除程序,柳副執行長親自在現場監工、督軍,也把全區圍了起來,辛苦施作一個多月,才清除殘餘病根,並移走焚燬,而這也是我們在公園內施工如發現褐根病,移除病株必走的程序。在這段期間,感謝台大植物醫院鍾嘉綾教授帶領她十位研究生和助理在現場協助。



一定會比現在廁所更寬敞、明亮

       至於廁所本身,走在資訊牆兩邊分別為各自獨立的男女廁所,一反過去男女共用一個平台的模式;而且通氣、透光非常好,不會有傳統廁所臭臭的味道。另外,還有留了一個男女平權使用的廁位,這也可兼供親子使用;而且每一個使用的區塊不但沒有比原來的少,還更加寬敞明亮。總之,這是一個結合生態、資訊和香花植物的現代化廁所,相信落成之後一定會成為公園廁所的典範!

        「生態廁所」經過臺北市政府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的審核和舉辦公聽會之後,已在2022年五月初已完成拆除申請手續,五月中旬也正式向市政府建管單位提出申請建照,期望在2023年底能完工,讓市民朋友和遊客未來能在這種充滿鳥語花香和潺潺水聲中,吸收新知外,也能快快樂樂「方便」!

        相信生態廁所完工使用後,一定會為公園廁所的規劃和建構樹立典範!


完工後的生態廁所模擬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