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明潭古溼地,現址位於台北市木柵路二段,秀明路北側到再興中學一帶;再興中學站往昔還有馬明潭的站名,但現在這片區域全都是陸地,早已看不出水潭濕地的蛛絲馬跡。根據文獻記載,清朝時這一帶全都是湖沼泥地,但日人據台後,1903年發現此區有豐富的煤礦,於是開闢馬路並興築台車運煤,把大部分馬明潭給填平了,只殘留小部分古溼地在木柵路南北兩側和再興中學附近。

馬明潭古溼地



2012-2013年在永建生態園區調查探勘過程,陳文山教授研究團隊,在現在的永建國小預定地意外探勘到殘存的馬明潭古溼地。根據出土的古花粉化石,在五公尺深的地方找到四百年前的水稻花粉,研判四百年前漢人就在鄰近景美溪一帶種植水稻;陳教授團隊往地層深處探勘,更找到了新石器時代的古花粉,研判這是一片相當古老的溼地,也就是馬明潭所殘存下來的一部份。


發現馬明潭古溼地

挖出生態池


         台大團隊在此區進行各種調查時,市政府已發包設計,準備闢建新的永建國小。而積水盈尺的大片濕地,一直被視作荒地,建校籌備處已計畫把這片荒地填平,當成校舍的一部份。為此,台大團隊建議元利建設公司出面進一步和臺北市政府溝通,上策是修改設計圖,把鄰近山邊的所有古溼地全部保留下來;中下策則是保留其中的一部份。是故,台大團隊在蔡建生先生溝通協助下,先後拜訪當時的副市長和教育局長。可是受限於當時校園已經發包規劃設計,經多次和市府、承包商及永建國小籌備處開會商議,除更動鄰近東南側山坡、有滑坡疑慮教室區塊,並決議縮小古溼地上的建築物,總算保留住大約一半左右的古溼地,也就是現在永建國小北側的池沼和溪溝。馬明潭古濕地能保存下來,實應歸功於元利建設公司和台大永建生態團隊鍥而不捨努力的結果。可是,當台大團隊進一步要求學校的承包商疏濬東南側邊坡的水溝,使仙跡岩流下來的水能留在溼地溝渠內,承包建商並未答應。


元利建設公司出資作「生態補償」

挖出生態溝


         由於緊鄰仙跡岩北側的山邊並沒有塘沼溝渠,在要求學校建商未果之下,教授團隊提出讓捐地美意更圓滿的做法是由元利公司出資,找規劃團隊作「生態補償」措施。為了保留好不容易搶救下來的一半古溼地及黃緣螢原生棲地,元利建設公司依團隊建議,在緊貼山邊的區塊,僱工開挖出水塘溝渠,也就是現在永建國小後方、仙跡岩北側的黃緣螢復育區。

         生態補償計畫得以一舉而竟全功,得力於郭城孟教授提供台灣北部地區瀕岸及水生植物名錄,據以種植足供黃緣螢繁殖期成蟲白天棲息的原生植物;陳文山教授團隊的探勘資料,提供開挖區域的範圍;張文亮教授提供此區水文和水路探勘資料,及開挖後之水源和水質、水文監測;林博雄教授設置微氣候監測,提供氣溫、風速等可能影響螢火蟲活動基礎資料。此外,我的團隊成員吳加雄博士率領王億傑、高士弼和一群台大工讀生,在古溼地施工前夕,撈取生活其中的黃緣螢幼蟲、田螺及川蜷,攜回台大昆蟲保育研究室飼養;有時候還得夜間採集成蟲配對繁殖;更多次帶領附近學校學生,進行螢火蟲棲地復育相關環境教育活動。

營造小塘沼



         歷經2012、2013年和當地三個學校—中山、永建及再興中小學學生多次合作野放黃緣螢幼蟲,2012年調查數量只有20隻黃緣螢成蟲,2013-2022年間,數量已激增為一、兩百隻;這些經過復育繁殖出來的後代,已經在馬明潭古溼地生生不息,直到今日。

         現在,這個由元利建設出資贊助的黃緣螢生態補償棲地,已經由永建國小及台北市學校環境教育中心接管,而且也年年在這裏舉辦賞螢、生態觀察和自然探索的體驗活動!我們五位台大教授和加雄,每年仍持續協助棲地維護及螢火蟲監測工作;2022年當我發現濕地有些淤積,仍建議元利建設公司,持續出資協助清淤工作,使螢火蟲能一直繁衍下去。


         我們由衷地期待,這個民間企業捐助生態的義行,能影響更多企業,在台灣各地遍地開花,以維護各地優質的生物棲息環境;更希望透過永建螢火蟲復育的成功案例分享,未來在全國各地有更多像永建國小一樣的生態小學出現;好讓我們的下一代,從小就能快快樂樂地在校園周圍探索自然,並進行各種環境教育活動!\\

舉辦野放螢火蟲幼蟲及環教活動



完整文章下載:
教授的公園夢-蛻變中的大安森林公園-02發現馬明潭保護古溼地.pdf