設計師:潘一如  PAN, I-Ju     公司:環藝工程顧問有限公司  Environmental Arts Design

台北市的城市之肺大安森林公園,2016年1月出現了一個與眾(大安森林任何其他空間)不同的小小水域。周圍立起了解釋池水的說明圖文。確實,眼睛看到的表面,尚不足述說這整個水域生成、設計的過程及意涵。

靈動的開始,是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成立的願望,要一步步成就一個真正屬於台北的城市生態綠園,大安森林公園美其名是“森林”,本質呈現的仍是“公園”。陽光草坪、獨立大樹,確實讓人在繁囂的都市裡感受到休閒生活的情境。

現在也許你已經發現,露天音樂台的後方,台灣水柳的青芽冒出了頭,水柳下的野薑花正散發出淡淡的清香;岸邊細細直直的木賊,幽靜地挺立水面;台灣萍蓬草,隨風飄浮在被水中大石圈擋的角落;蜻蜓不時地沾點殼精草葉尖的露水;清澈的池水下,游移著叫不出名字的小蟲;池水底、池水岸、池水旁出現了好多叫不出名字的植物……

經過長時期的台北生態觀察,郭城孟教授號召了生態環境研究各領域的一時之選,楊平世教授對動植物生態食物鏈的相互依存關係;吳加雄博士對螢火蟲育成環境多年的研究;余有終老師對溼地生態植物長期的培育;胡通哲教授對大安森林公園排水系統的研究調查,經過了一次一次的生態環境研討、一地一地的尋找池中與池岸的適生植物、一區一區地分析各種池內生物的棲地內涵、一回一回的模擬生態池的仿自然美學,樹怎麼尋對位置種植、石頭怎麼堆疊放置、砂土如何組成夯實,甚至雨水怎麼收集循環、微氣候風向如何吹動、陽光日照如何影響動植物生長,過程全是各專業貢獻智慧,經驗累積創新的合作!





生態池開挖整地

生態小池工程的規劃設計重點:

一、生態池的規劃功能定位

(一)自我集水、循環、保水,維持水體的穩定

除看得見的水體收集雨水外,池體旁以透水瀝青之組構,及佈設雨撲滿的貯水空間,配合水循環過濾系統設備的設計,目的是必須維持常水位的狀態,使水生植物、水中生物的水環境穩定。

(二)小區域滯洪及適宜的溢排水機能具備

生態池水位靠輔助設備作計畫高程的控制,下游並連接公園既有排水系統,掌握平日常水位與滯洪暴雨滿水位的設定,確保水池具有承受暴雨期滯洪及溢排水的良好功能。

二、生態池的環境教育重點

(一)以”螢火蟲復育”為目標的生物棲地營造

螢火蟲適生棲地的條件嚴謹,除良好的活水及適宜的溼度環境外,水池與植被的受光與遮光條件必須得宜,亦即喬灌木植物以及水生植物的生長高度與密度必須配置設計得宜。池底池岸的舖地材質、土石涵水的程度,亦即水池深度的特殊設計,皆是使螢火蟲的幼蟲、成蟲得以有足夠生存活動的空間,棲地環境。

(二)台北溼地原生植物的林相重現

水柳、風箱、穗花棋盤腳、野薑花、台灣油點草、大安水蓑衣、水蕨、過溝菜蕨、台灣萍蓬草、木賊、殼精草…屬於台北溼地植物相的完整呈現,是認識台北自然生態環境、瞭解台北土地生成背景的重要知識。小小的生態池營造了濃縮但卻實體復育的台北古溼地環境,值得深深地推廣。


 

生態池喬木定植及覆土塑形

(三)生態池的生態工法示範

生態池從池體環境高程的挖填平衡、水池基底的原土夯實強度,以黏土為池底結構不透水的純生態工法,以清碎石、疊砌石、砂壤土,形塑的自然水岸,作完全生態無污染的水池工程工法示範。


 

生態池池底環境佈置

(四)動植物相生相剋的大自然食物鏈教學

螢火蟲為生態水池之主要復育生物,從螢火蟲幼蟲,成蟲的食物鏈條件,引導觀賞者認識溼地環境生物相互依存的關連。讓民眾學會人類面對環境的謙卑心態,以及認識地球生物的多樣性,尊重所有生物體生存環境,切勿以人類為尊的姿態輕易破壞其他生物的生存環境。

(五)相視得宜的環境美學影響

小生態池規劃設計的前置作業最重要的無他──觀察並解讀自然!以科學卻模擬自然的工程工法,塑造兼具功能及自然美學的樣貌,是工程期待的結果。誠摯期待從事規劃設計專業的朋友,面對大自然師法大自然,一切向大自然學習,勿以過度幾何的簡化態度,打造應是永續的生態環境未來!



 

生態池注水涵養及水岸、水域植生種植

生態博物館的終極理想概念

大安森林公園是台北市最大,也是最重要的公園綠地。一座生態小池的營造目的、過程及成果,皆在現今著重且必須學習環境永續的全球目標下,突顯“以小見大”的功能。如果,我們能夠以小小生態池的營造經驗,促使更多的環境學習、生態關懷、社區認同,甚至社會成長,那麼,這“生態小池”,可能可以做為-「營造觀念變遷的催化劑」,所有對環境營造的知識和態度,是希望改變現在,甚至創造一個新的永續未來!以「生態博物館」為名的終極理想,在民眾願意接近、認識、認同,甚而學習複製的進行過程中,任何一個環節,實際的行動參與,將是人類低頭向大自然謙卑學習的開始!

(本文刊登於 臺灣造園景觀學會 造園景觀雜誌 季刊 86)